震惊!亚马逊出手了,大量卖家因资质审核被封!
今年,亚马逊对平台商家的管控标准变得更加严苛,执行的措施逐渐加重了。自从年初开始,亚马逊便陆续展开了一系列封号行动,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平台的管理与合规性。
许多亚马逊卖家都遭遇过这样的情况:在登录店铺时,突然看到页面上出现提示信息:“目前,您对亚马逊销售服务的访问受限”,结果导致店铺无法正常使用。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让卖家措手不及,造成这种封号或店铺暂停使用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包括违反平台政策、资质审核、存在潜在风险或其他违规行为等,下面我们来讲讲资质审核。
什么是资质审核
如果卖家要在亚马逊欧洲站销售或者继续销售并且领取相关交易的收益,则需要向亚马逊平台提供自身及业务相关信息,即卖家资质审核,简称KYC。
在注册新账户的过程中,如果提交的注册信息如身份证、营业执照等模糊不清,亚马逊会要求重新审查信息。这时,需要提交清晰的证件图片,拍摄时应确保证件四个角清晰可见,以确保证件清晰可辨认。
店铺注册完成后可能会触发资质审查,这种情况通常是亚马逊团队需要重新验证卖家信息。尤其在美国站和日本站较为常见。对于公司资料注册的店铺,一般需要验证营业执照和身份证;而对于个人资料注册的店铺,则需要验证身份证和信用卡对账单。
当店铺更换信用卡时,容易触发资质审查。一般是因为当前信用卡已失效,卖家更换了一张有效的信用卡。在这种情况下,卖家需要确保新信用卡信息准确无误,并准备好可能需要的其他证明文件,以应对审查。
店铺长时间不活跃,闲置很久,没有销售额且无产品列表链接,即店铺处于空置状态、无人经营管理时,更容易触发资质审查。
①身份证上的姓名必须与营业执照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一致
②必须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出具
③请提供正反两面的彩色照片/扫描件,不接受黑白复印件
④图片必须完整清晰可读,证件四角齐全
⑤身份证应在有效期内
①账单上的姓名必须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②信用卡对账单 或 银行对账单必须为银行出具,账单必须是在过去90天内发出的
③费用账单必须是公共事业单位出具的水费、电费或燃气账单, 账单必须是在过去90天内发出的
④图片必须清晰可读,证件四角齐全
⑤您可以隐藏货币金额,但文档必须保持完整并且其他信息清晰可见
⑥不接受屏幕截图
⑦如果您有多个副本,请将它们合并到一个文件中进行上传
①必须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出具
②中国大陆:营业执照
③中国香港:公司注册证明书和商业登记条例
④中国台湾:有限公司设立登记表/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表/有限公司变更登记表/股份有限公司变更登记表
⑤请提供彩色照片/扫描件,不接受黑白复印件,图片必须完整清晰可读,证件四角齐全
⑥中国大陆营业执照距离过期日期应超过60天,香港商业登记条例距离过期日期应超过45天
当启动资质审核时,每个审核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只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才能有效提升通过审核的可能性。
审核步骤如下:
KYC审核所需资料:
①提交公司营业执照和公司章程的扫描件;
②提供公司主要联系人及实际受益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如护照或身份证的正反面复印件,以及户口本中本人页的复印件;
③提供主要联系人及受益人在最近90天内的个人账单,账单中需显示姓名及详细的居住地址;
④ 提供P卡、连连支付或Pingpong账户的银行证明,或公司对公银行账户的账单。
在资料提交后,需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方式包括“拍摄面部照片”和“录制面部视频”两种,卖家可以任选其一。
①拍摄面部照片
卖家需要同意并授权亚马逊及其合作的第三方服务商收集、处理并使用面部数据,才能开始身份验证。
验证步骤如下:
选择国家 > 选择身份证类型 > 拍摄身份证照片 > 拍摄补充文件(仅限中国大陆卖家) > 拍摄面部照片 > 完成
②录制面部视频
选择此验证方式的卖家需要在3分钟内录制并提交面部视频,视频会由亚马逊工作人员审核。验证流程与拍摄面部照片相同。
提交验证后,卖家需耐心等待审核结果。亚马逊会通过电子邮件告知审核结果,卖家也可以通过平台登录查看。
身份认证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地址验证。亚马逊平台会向注册时提供的地址寄送包含验证码的明信片。因此,注册时填写的地址必须确保能够收到这封明信片,并且在收到后尽快将验证码填写到地址验证栏中。
如果超过7天仍未收到明信片,可以在系统中重新申请地址验证,但要注意总共有3次机会,且操作不能过于频繁。
审核通过后,除非必要,尽量不要随意修改相关资料,否则可能会导致重新审核。提交资料时要确保所填写和上传的内容真实有效,且与注册信息一致,避免提供虚假或伪造的信息,同时确保所上传的证件在有效期内。
应对资质审核的问题需要卖家具备细致的操作和充分的准备,无论是事前预防还是事后申诉,都需遵循亚马逊的政策和规定。同时必须保持高度警觉,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来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打造自身产品差异化销售以及独特的企业文化才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所使用的图片,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咨询联系邮箱:james@cgipost.com / 侵权联系邮箱:2260650980@qq.com)